重影 Double Image:Style of Reference
- 2018.03.25-2018.04.22
- 翼樹空間
- 早鳥普通票: -
- 早鳥雙人票: -
- 早鳥三人票: -
(學生票憑學生證現場購票正價6折購買/120cm以下兒童 、殘疾人士及80歲以上老人免費入場)
展覽詳情

「重影」當代藝術展
Double Image:Style of Reference
策展人:石冠哲
Curator:Shi Guanzhe
藝術家:王華祥|鄧箭今|蔡廣斌|劉 源|宋光智|趙峥嵘|孫 堯|羅 威|陳軒榮
Artists:Wang Huaxiang|Deng Jianjin|Cai Guangbin|Liu Yuan|Song Guangzhi|Zhao Zhengrong|Sun Yao|Luo Wei|Chen Xuanrong
展覽時間:2018年3月25日-4月22日
Duration:Mar 25th,2018 -May 22th,2018
展覽地點:翼樹空間 上海市世博源二區L1層(博成路上南路)
Artree Space Shanghai World Expo Area2 L1
主辦:翼樹空間
Sponsor:Artree Space
承辦:乐虎体育:翼树文化
Organizer:Artree
展覽前言
在當代藝術的語境下,過分苛求私人語言反倒為藝術價值的實現增設了障礙。為挖掘作品的社會共鳴和介入效果,噫噫自語的藝術表達轉而成為具有指稱價值的語言符号。在指稱價值兌現的過程中,語言學的意義滑動不可避免,造就了當代藝術在觀衆接受上的延遲。一方面反映為情境的荒誕性,另一方面則是視覺的陌生化。這體現在本次展覽的諸多作品中,前者可從王華祥、鄧箭今、蔡廣斌、劉源、宋光智等人作品情境的營造中窺見一斑;後者如趙峥嵘朦胧化的風景、羅威抽象化的昆蟲、孫堯若隐若現的人臉、陳軒榮溢滿空間的塗鴉。這種指稱符号的模棱兩可造成了藝術接受學上類似視覺“重影”的效果,它既模糊又可辨識,既源于同一個指稱符号,其意義又在左右搖擺。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,這種“重影”式的指稱,無論是技法語言還是形象符号,都形成了藝術家特有的創作風格。它讓創作脫離了“私人語言”的範疇,進入到大衆認知的層面,實現了藝術語言的公共性轉化,也實現了藝術創作的當代意義。
藝術家參展作品
王華祥
1962年出生于貴州省
1988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
展覽
2016 “中國夢”當代藝術展 奧地維也納
2015 中央美術學院學術提名展:“三條命——王華祥個展”,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
2014 等待花開——王華祥個展,今日美術館
2008 欲望中國——王華祥雕塑展,北京環鐵藝術城B-029
2007 喜入迷途展,北京KU藝術中心
2006 整容——王華祥的美術史肖像,北京中國美術館
2001 一種注目,深圳騎士畫廊
2000 油畫、版畫、行為,北京東便門紅門畫廊
被縛的奴隸 絲網,92×65cm,2017
草圖十六 銅版線腐蝕,15×21cm,2017
草圖十二 銅版線腐蝕,15×21cm,2017
鄧箭今
鄧箭今,1961年出生于廣東
現為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副主任,第四工作室教授。
展覽
2016 ”多重性——來自中國的藝術“ 瑞典 庫魯布 天鵝湖城堡
2015 “當代進行時——2015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“ 上海明園美術館
2015 “倒叙的美術史——當代藝術邀請展“ 北京 億利美術館
2015 “第三屆意大利中國當代藝術雙年展“ 意大利 都靈 衛城博物館
2014 “1199個人---龍美術館收藏展“ 上海龍美術館
2014 “散點——多元的視覺藝術與設計實驗“ 澳大利亞南澳大學
2014 “1960“ 北京798泉藝術空間
2013 “他是我們的深淵“ 廣州扉藝廊
有熱淚之感官 水彩,54×39cm,2017
蔡廣斌
1963年出生于黑龍江。
1988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人物專業。
展覽
2017 “智能圖像的水墨表達——蔡廣斌藝術研究展” 合美術館 武漢
2015 “來源于拍攝”——蔡廣斌水墨作品展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香港
2014 “再造新墨韻”——蔡廣斌水墨藝術研究展 華府藝術空間 上海
2014 “自拍.他拍-蔡廣斌水墨藝術展” 華府藝術空間 新加坡國際展覽中心 新加坡
2013 “自拍他拍”蔡廣斌水墨藝術展 今日美術館 北京
2013 “拍! ”2013蔡廣斌水墨藝術展 天仁合藝藝術中心 杭州
2011 “數碼-墨像”蔡廣斌藝術展 上海美術館 上海
2010 “水墨前線”——蔡廣斌水墨作品展 新藝塑美術館 新加坡
影秘與話題 水墨/影像,70×80cm,2016
劉 源
1965年生于河南林州
1990年畢業于華中師大
展覽
2018 “烏泥沖.當代藝術展” 深圳滿京華美術館
2017 “紙感.熔點” 上海雅巢藝術空間
2017 “視态—當代藝術邀請展” 廣州品見藝術空間
2017 “後素” 北京溥藝術
2017 “獨白—當代藝術三人展” 廣州品見藝術空間
2016 “劉源小幅紙上作品展” 廣州喬十光美術館
2016 “一畫一世界:當代藝術作品展 ”廣州柯木朗藝術區
2016 “2x2當代圖像的生成與轉換” 上海 L+藝術機構
2015 “傳說——劉源新作展” 北京今日美術館
青春之歌 紙本丙烯,80×40cm,2017
宋光智
1992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版畫系
1998年、2000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同等學曆研究生班
展覽
2014 廣州當代藝術展——下一站廣州
2013 作品《尋覓者之二十》入選首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油畫、版畫精品展(廣州)
2012 作品《月圓》入選從延安走來——紀念毛澤東同志《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》發表70年美術作品展 北京
2011 作品《抗日名将——蔡廷锴》入選百年風雲——廣東近當代重大曆史題材美術作品展 廣州
2010 陽光新疆——寫生作品展 北京

尋覓者之五十 木刻,60×90cm,2017

趙峥嵘
1971年生于上海
1998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,獲學士學位
2005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,獲碩士學位
展覽
2017 "客廳——趙峥嵘個人項目 " 197 Art Space, 長沙
2016 "上海,你好!——趙峥嵘作品展" 朱屺瞻藝術館 上海
2015 "那年夏天-趙峥嵘個展" 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 上海
2014 "全景-趙峥嵘作品展" 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 上海
2013 "奇迹-趙峥嵘作品展" 今日美術館 北京
2012 "再見!上海" 1312空間 廣州
城市1 布面油畫,150×100cm,2015
城市3 布面油畫,90×120cm,2015
孫 堯
1974年出生于上海市
1998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 獲學士學位
2001年畢業于上海大學美術學院,獲碩士學位
2012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,獲博士學位
展覽
2014 “遺失的肖像” 龍美術館 上海
2013 “DS中國當代藝術先鋒展” 上海
2012 “密影” 上海美術館 上海
2011 “無聲之詩—寫一幅當代藝術家心目中的潇湘意境” 大隐室内設計事務所 上海
2010 “自我地形學” 其他畫廊 上海
林間 布面油畫,65×160cm,2006
羅 威
1977年生于湖北武漢
現生活工作于上海。
展覽
2017 “世界觀*觀世界”漳州國際當代藝術展 漳州市博物館 漳州
2017 “Power”羅威個展 香港視覺藝術中心 香港
2016 “炎炙”羅威個展 深圳美術館 深圳
2016 “Dragonfly”羅威個展 西岸藝術中心 上海
2015 “象外”羅威作品展 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 上海
孑孓系列 布面油畫,50×60cm,2015
孑孓系列 布面油畫,80×100cm,2016
陳軒榮
1991年生于福建漳州
2016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
展覽
2017 “砍浪” 798陌上畫廊 北京
2016 “額外的作品”陳軒榮藝術駐留項目 台北當代藝術館
2016 旋構塔—青年藝術實驗場 時代美術館 北京
2015 第2屆常青藤計劃 今日美術館 北京
2014 中央美術學院本科畢業生作品展 中央美院多功能廳 北京
可能性之十七 版畫,黑白木刻,22×15cm,2013
塗鴉1 版畫,黑白木刻,16×14cm,2013